banner1
banner2

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公司新闻 > 正文

《保密工作》:手机的泄密隐患,您知道吗?(一)

发布日期:2017-04-11

  

随着现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,手机和平板电脑早已进入了人们学习和生活中,也正因为这样,一旦不小心,网络钓鱼、木马病毒、敌特机关等精心设计好的陷阱就充斥在生活中,如果是特殊岗位和涉密程度比较高的人,应该特别注意。

  

一、不要把联系人信息记录太过详细

  

随着人们不断增多的交际活动、朋友圈使用也逐渐频繁,手机的通讯录也跟着增厚。为了不混淆联系人情况,很多人就采用备注方式,如:张某,北京,XX局局长;李某,XX部队团长……

  

殊不知,这种方式给了敌特分子和诈骗人员方便。如果手机一旦丢失或被中了木马,就易造成隐私与敏感信息泄露,给自己留下隐患。所以,在存储号码时不要太过详细。

  

二、不要随便破解掉智能终端操作系统

  

这里的破解,即大家说的“越狱”、“ROOT”等操作。破解系统能实现软件资源自由分配。但是,系统被破解后,系统BUG和安全漏洞不能修补,终端安全将受到影响。

  

三、不要随便使用Wi-Fi与没有加密的网络

  

随便使用Wi-Fi及网络,很容易被“钓鱼”,通信内容也容易被篡改和监听。手机甚至可能被攻击或植入木马。特别要说明的是,像“Wi-Fi万能钥匙”“免费Wi-Fi”这样的软件很不安全,它像一个公用数据库,收集并分享网络和密码,如果使用,你的Wi-Fi密码也有可能被与人使用。如果别有用心的人连上了你的路由器,监听你的数据,那么,你毫无安全可言。